跳至主要內容

暴雨的隨機性

2012年7月9日

每年五、六月,氣候上受到低壓槽及潮濕的西南季候風影響,華南地區的雨量開始同步增加。在剛過去的 6 月 12 日香港便下了一場暴雨。當天華南沿岸地區、南中國海北部以至台灣一帶均受到一道低壓槽影響(圖一)。凌晨時分一道雷雨帶首先經過本港,為新界北部帶來超過 10 毫米雨量。但雨帶過後雲層轉薄,日間本港有陽光,午後氣溫更普遍上升至 32 度或以上。然而天氣仍然不穩定,黃昏時新界北部再有局部的雷雨區迅速發展,天文台一度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從雨量分佈圖(圖二)可以看到當天本港的雨量極不平均,降雨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沙頭角整日錄得超過 100 毫米雨量,而港島南部錄得的雨量卻少於兩毫米。正由於此,當天香港很多市民可能並未感受到暴雨的來襲。

圖三顯示利用天氣雷達數據估算 6 月 12 日在香港鄰近地區的總降雨量。數據顯示暴雨影響的範圍相當廣泛,其中深圳及香港南面海域的雨勢特別大,雨量超過 100 毫米(紅色區域),唯獨香港島、九龍及大嶼山的降雨明顯較少(淺綠色區域)。事實上,暴雨影響範圍一直伸延至台灣。由於嚴重水浸,多個城市在當天實行停工停課。

以上個案其實並不罕見,它清晰地反映了暴雨發展的隨機性。雖然大範圍下暴雨,個別地區天氣可以差異很大,甚至出現陽光。大氣的變化有時非常快速,暴雨的生成與消亡可在短至一兩小時內發生,因此暴雨的預測在現今的科技來說仍然充滿挑戰性。

天文台自 2008 年起在其網頁引入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降雨臨近預報》,提供未來兩小時的雨量分佈預測圖(圖四),目的便是為市民在概括性的文字天氣預報以外提供更適時的預報資料作為參考。我們在短期內會在智能手機上進一步拓展該服務,按用家手機定位資料提示會否即將下雨,以協助市民更好地安排活動,未雨绸繆。



陳世倜


圖一
圖一2012 年 6 月 12 日的天氣圖



圖二
圖二2012 年 6月 12 日的雨量分佈圖



圖三
圖三2012 年 6 月12 日香港及鄰近地區的雨量分佈圖(根據雷達數據估算)



圖四
圖四天文台《珠江三角洲地區降雨臨近預報》發出有關 6 月 12 日晚上 8 時的雨量分佈預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