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位置资讯服务
闪电位置资讯服务
引言:
香港天文台在2005年与广东省气象局及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合作建立了一个闪电定位系统,二十四小时不停监测珠江三角洲的闪电活动,所得信息透过多个渠道发放,为公众及各行各业提供不同类型的闪电位置资讯服务。
闪电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闪电的形成是由于积雨云内有急剧的气流扰动,当中的水珠和冰粒分裂而产生正负电荷。当电压到达某程度时,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与云之间就会出现放电的现象。放电时的强大电流除了会令天空发出强烈闪光及巨大声响外,亦会产生电磁波向四方八面扩散。
图1 闪电定位网络各个探测站的位置分布图
天文台的闪电定位系统是由九个闪电探测站组成,分别位于香港的舂坎角、尖鼻咀、沙头角、赤鱲角,广东省的三水、惠东、阳江、东澳岛,以及澳门的氹仔(图1)。每个探测站均备有特别的天线及仪器(图2),能接收闪电所产生的电磁波。由于探测站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来自同一次闪电的电磁波到达每一个站的时间及方向都不同。闪电定位系统藉此推算出闪电原来发生的位置,并透过分析电磁波的波形特性,分辨出该次闪电是属于云对地或云间的闪电类型。
图2 位于舂坎角的闪电探测仪
闪电位置资讯服务:
天文台透过多个渠道向公众提供闪电位置资讯服务,包括天文台的「闪电位置资讯服务」网页透过地理资讯图像实时展示过去半小时闪电的位置(图3),资料每五分钟更新一次,方便使用者掌握影响珠江口一带的闪电情况。
图3 「闪电位置资讯服务」网页上的闪电位置图
云对地闪电有机会影响户外人士和设施,天文台的「指定地点闪电戒备服务」网页可让使用者设定指定地点及戒备范围(图4)。当戒备范围内录得闪电时,网页便会发出警告提示,提醒使用者留意附近的闪电情况。网页除了提供多个本地户外活动地点(包括郊野公园、泳池、运动场等)予使用者选择,亦让使用者设定探测闪电时段长度及雷达图像等资讯,方便掌握恶劣天气的演变及计划行程。
图4 「指定地点闪电戒备服务」网页
除天文台网站外,市民亦可透过流动应用程式「我的天文台」和「打电话问天气」服务(电话:1878200,然后按127)以获得最新的闪电资讯。天文台也会透过电台和电视台发布有关闪电的信息。
过去闪电资料:
天文台网站也提供「近期香港境内云对地闪电次数分布」(图5)、「今天及过去三天在香港境内录得之闪电次数」(图6)及「香港过去的闪电密度图」资料,方便市民翻查。
图5 「近期香港境内云对地闪电次数分布」资料
图6 「今天及过去三天在香港境内录得之闪电次数」资料
假如公众想获得更详细的闪电资料记录,可以联络天文台的气候资讯服务组,有关服务会以收回成本方式提供。
其他有关资料:
雷暴警告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考天文台印制的「雷暴警告」小册子或浏览「雷暴警告」网页。有关雷暴的一些科学知识,可参考天文台的「教育资源」网页及宣传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