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雷暴、暴雨、水浸及山泥倾泻警告服务

引言:一九六六年,本港发生三场暴雨,夺去了 86 人的生命。一九七二年六月,连场大雨引起山泥倾泻,导致 148 人死亡。为了尽量减低这些天灾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香港天文台于一九六七年开始发出雷暴及大雨警告。警告系统于一九八三年作出修订,就雷暴、水浸和山泥倾泻分开发出警告,暴雨警告则于一九九二年开始采用。这个系统在一九九八年再作修订。天文台现时就香港的雷暴、暴雨和山泥倾泻发出警告,并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

雷暴:雷暴是一种地区性现象,不一定带来大雨。强烈雷暴可以在附近掠过而未必造成任何影响,而似正逼近的雷暴往往在抵达前已经消散。同样,影响香港某一地区的雷暴,不一定影响其他地区。
闪电能破坏电力设备,引起火警及使人触电死亡。雷暴期间,猛烈阵风经常以飑线出现,不少船只就是被狂风吹翻的。飑线带来的风切变对飞机升降亦构成潜在危险。
在一些合适的条件下,雷暴可以引起漏斗云形状的强烈柱状涡旋,直达地面或海面。陆上的涡旋称为陆龙卷、海上则称为水龙卷。它们风力强大,中心气压极低。陆龙卷直接吹过时,风和压力会产生强大力量,摧毁薄弱的结构。根据记录,由一九八二至二零一五年期间香港出现过 9 次陆龙卷。水龙卷则较为常见,由一九五九至二零一五年期间,本港海域有 34 天据报出现水龙卷。邻近海域曾有小船遇到水龙卷而翻沉的报告。水龙卷在本港登陆时也曾毁坏一些沿岸设施。
雷暴云发展成熟时,就会产生雹。雹块是坚硬的冰晶体,直径通常为数毫米,较大的雹块是由一层冰和一层霜交替而成。大雹块可以破坏农作物,特别是幼嫩的果实和蔬菜,亦可以打破窗只、玻璃建筑物和汽车的挡风玻璃等。由一九六七至二零一五年期间,香港有 39 天据报下雹。

大雨:虽然本港全年的任何时间都会下大雨,但以夏季最常见。事实上,每年的雨量有接近 80% 是在五月至九月录得。由一八八四至二零一五年期间,香港天文台录得的最高每小时雨量为 145.5 毫米,是在二零零八年六月七日的暴雨录得。暴雨经常导致道路严重水浸、交通混乱。
当雨量非常大,以致天然或人造排水系统未及排去在地面急剧积聚的雨水时,便会发生水浸。在市区,水浸通常为时短暂,但在郊外微倾的斜坡地区或广阔集水区(例如新界北部平原),水浸可能持续数小时。
香港地陡山多,在大雨及持续有雨的时候,人造和天然斜坡或会倒塌,对山脚及斜坡上的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发出山泥倾泻警告、暴雨信号和水浸特别报告时,雨势和下雨期间的长短都会考虑在内。

气象监测:为了及时向公众发出警告,天文台天气预测总部当值预报员不停地监测天气状况。除了香港和附近地区各人手操作及自动的气象站提供的天气资料之外,天气预报员还可以参考人造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像、由气流剖析仪量度得的高空数据、雨量数据和闪电位置资料等。

各种警告:雷暴、暴雨及山泥倾泻警告能补充日常的天气预报,提醒市民注意恶劣的天气,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则提醒该区市民留意豪雨造成的水浸。这些警告和报告,旨在促请市民采取预防措施,并协助工程师、承建商或其他可能因天灾而蒙受损失的人士。这些警告和报告亦提醒有关政府部门及机构采取相应行动,例如开放临时庇护站,进行搜索和救援、安排个别学校停课及进行救济。无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是否发出,只要有需要,以上几项警告都会发出。
一如所有预测一样,各种气象警告和报告,都是预报员根据最新资料就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作出的评估。雷暴或大雨在警告发出后没有出现,又或者突然形成,在警告或报告发出前已经影响本港地区,都是无可避免的。
天文台发出警告和报告后,会送交政府新闻处发放到有关的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电台和电视台即时广播,也会发放给一些资讯服务公司转达给租用特别警告服务的用户。

雷暴警告:

雷暴警告的作用,在于警告市民短期内(一至数小时内)可能会有雷暴影响本港部分地区。无论是广泛或局部地区的雷暴,天文台均会发出警告。如果雷暴预料在首次警告所指期限过后仍然持续,警告的有效期会延长,如果预料在首次警告所指期限内不会再发生,警告便会取消。

暴雨警告信号:

天文台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旨在提醒市民香港可能下大雨,情况更会恶化,以致要发出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一些低洼和排水情况欠佳的地区,将会发生水浸。红色警告信号表示大雨可能导致 道路严重水浸,交通严重挤塞,或会影响上学和公开考试。黑色警告信号表示各种情况均十分混乱、天气极度恶劣。市民会就应采取的适当行动,获得明确的指示。

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

每当新界北部低洼平原已经或将会严重水浸,天文台便会发出新界北部因大雨而发生水浸的特别报告。这项报告会由电台和电视台向公众广播,并定时更新,直至大雨停止为止。

局部地区大雨报告:

当香港个别地区录得的大雨有可能引致该区严重水浸并构成危险时,天文台会发出「局部地区大雨报告」,列出受影响地区及已录得的雨量提醒市民。

山泥倾泻警告:

每当下大雨或预料大雨在未来数小时会持续,可能引致山泥倾泻时,天文台谘询过土力工程处后,会发出山泥倾泻警告。山泥倾泻特别报告会由电台和电视台向公众广播,并定时更新,直至发生山泥倾泻的可能性减退为止。

表一     1981至2010年30年间天文台的雨量参数的月平均值及
1884至1939年间与1947至2015年间的极端值

表一     1981至2010年30年间天文台的雨量参数的月平均值及
1884至1939年间与1947至2015年间的极端值

   月 份   

   总雨量  
(毫米)

   最高日  
雨量
(毫米)

   最高时  
雨量
(毫米)

降雨时间
(小时)
降雨日数
 日雨量 
0.1毫米
或以上
 日雨量 
25毫米
或以上
 日雨量 
50毫米
或以上
一月 24.7 99.8 21.8 46 5.37 0.23 0.00
二月 54.4 94.1 31.9 89 9.07 0.53 0.10
三月 82.2 130.0 56.0 101 10.90 0.87 0.37
四月 174.7 237.4 92.4 99 12.00 2.23 1.10
五月 304.7 520.6 109.9 106 14.67 3.97 1.73
六月 456.1 411.3 145.5 111 19.07 5.27 2.60
七月 376.5 534.1 115.1 85 17.60 4.60 2.27
八月 432.2 334.2 82.1 97 16.93 5.37 2.47
九月 327.6 325.5 84.0 78 14.67 3.80 2.00
十月 100.9 292.2 71.6 46 7.43 1.20 0.70
十一月 37.6 149.2 46.6 38 5.47 0.43 0.13
十二月 26.8 177.3 51.7 40 4.47 0.20 0.07
年值 2398.5 534.1 145.5 935 137.63 28.70 13.53

表二     1981至2010年天文台有闪电及雷暴的月平均值

表二     1981至2010年天文台有闪电及雷暴的月平均值
     月 份              闪 电 日 数                雷 暴 日 数       
一月 0.13 0.13
二月 0.90 0.87
三月 1.90 1.77
四月 4.13 3.50
五月 6.77 5.20
六月 9.07 7.03
七月 9.77 6.60
八月 11.23 8.33
九月 7.13 4.40
十月 0.97 0.53
十一月 0.27 0.23
十二月 0.03 -
年 值 52.30 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