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及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颱風委員會第三十八屆會議上,颱風委員通過採納以「白海豚」和「獅子山」代替現時的「欣欣」和「婷婷」作為日後熱帶氣旋的名字。會議亦選出天文台助理台長黃明松博士及高級科學主任黎守德先生分別出任颱風委員會的防災減災工作小組副主席及熱帶氣旋研究小組副主席,推動及加強亞太區內有關防災減災及熱帶氣旋研究的工作。
二○○○年起,西北太平洋海區的熱帶氣旋名稱由颱風委員會規定,十四個國家或地區成員共提供一百四十個,其中香港佔十個。
在今年年中,香港天文台和香港電台第一台「開心日報」合辦的「熱帶氣旋命名比賽」中,選出了「太極 」和「木棉 」為優勝名字,「白海豚」、「獅子山」、「鴛鴦」和「爐峰」為後備名字。 天文台在颱風委員會第三十八屆會議上提交改名建議,以「太極」和「木棉」取代「欣欣」和「婷婷」,可惜「太極」和「木棉」在其他語言中碰上負面情況,無法通過,颱風委員會最後選擇「白海豚」和「獅子山」代替「欣欣」和「婷婷」作為日後熱帶氣旋的名字。
天文台助理台長黃明松博士指出 : 「「白海豚」、「獅子山」均具香港色彩。中華白海豚是本港水域珍貴的生物,是香港的吉祥物,而獅子山是香港的地標,陪伴香港人成長,有象徵團結奮鬥的意義。」
對於天文台同事獲選颱風委員會工作小組的副主席,黃明松說:「我們希望今後可憑著天文台的豐富經驗,促進及推動各颱風委員會成員在防災減災和熱帶氣旋研究方面的工作,將自然災害對亞太區所做成的傷亡及經濟損失減至最低。」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黃明松博士(前排左六)出席颱風委員會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三十八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