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天氣概況
星期四, 2016年01月07日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評估,2015年可能是自1850年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2015年9月北極海冰最少面積為有記錄以來的第四低。此外,2015年多宗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各處肆虐,當中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南部、非洲北部、南非、中東、澳洲南部及歐洲多處地方的熱浪;美國波士頓及伍斯特地區的雪災;北美洲西部、南非、俄羅斯、智利南部、巴西及印尼的乾旱;美國南部、墨西哥、歐洲東南部、英國、巴基斯坦、中國及阿根廷的洪澇及暴雨;美國南部、緬甸、日本及也門由熱帶氣旋引起的滂沱大雨。
2014年5月厄爾尼諾現象開始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形成並持續到2015年。海水表面溫度在這期間持續及顯著變暖,在夏季後期發展為強展厄爾尼諾事件,亦創出自1950年以來最長紀錄。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2015年亦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全年平均氣溫為24.2度,比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1]高0.9度(或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高1.2度)。2015年6月、11月、夏季(6至8月)及秋季(9月至11月)的平均氣溫皆是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極端氣溫方面,2015年酷熱天氣日數[2] 共有28天,熱夜日數[3] 共有37天,分別為香港有記錄以來的第五高及最高。全年寒冷天氣日數[4]只有7天,比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少約10天,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最低紀錄。天文台於8月8日錄得創新高紀錄的36.3度最高氣溫,而最低氣溫為1月14日的10.3度,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最高紀錄。

圖一 2015年香港月平均氣溫距平

圖二 香港天文台錄得的全年最高、全年平均氣溫、夏季平均氣溫及秋季平均氣溫的長期趨勢(1884-2015)
2015年比正常少雨。全年雨量只有1874.5毫米,較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2398.5毫米少約百分之22 (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少約百分之15)。天文台錄得的雷暴日數共37天,大致與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相約。受低壓槽影響,本港於5月26日出現滂沱大雨及強烈雷暴,天文台需要發出黑色暴雨警告。

圖三 2015年香港月雨量距平

圖四 2015年香港年雨量分布
2015年共有27個熱帶氣旋影響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比長期平均(1961-2010)的約30個為少。全年有20個熱帶氣旋達到颱風或以上強度[5],比長期平均約15個為多,當中有13個熱帶氣旋達超強颱風程度(中心附近最高十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是自1961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高。年內有3個熱帶氣旋引致香港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比長期年平均約6個為少。其中颱風蓮花在7月襲港期間需要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至於各月份的詳細天氣論述,可參考「每月天氣摘要」網頁: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pastwx/mws/mwsc_uc.htm
2015年本港發生的重要天氣事件扼述如下:
5月的不穩定天氣及黑色暴雨
本港5月天氣不穩定及有幾場大雨。華南一道與冷鋒相關的颮線於5月11日黃昏為本港帶來大驟雨及狂風雷暴,天文台需要發出2015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由於一道低壓槽徘徊於廣東沿岸地區,天文台於5月20日及23日先後兩次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兩天的暴雨共為本港大部分地區帶來超過150毫米雨量。5月23日的強烈雷暴更導致香港國際機場的運作一度嚴重受阻,數以百計航班受到影響。另一場急速發展的暴雨於5月26日為市區帶來超過70毫米雨量,而沙田、荃灣、西貢及馬鞍山的雨量更超過100毫米,天文台於當天發出2015年唯一的黑色暴雨警告。

圖五 5月期間影響香港四場大雨的雷達回波圖像
8月及9月沒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8月及9月期間沒有任何熱帶氣旋影響本港而無需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是自1946年以來的首次。受厄爾尼諾影響,熱帶氣旋生成位置較正常偏東,熱帶氣旋進入南海的機會因而減低。同時,這兩個月的西南氣流比正常偏弱,亦抑制了南海熱帶氣旋的形成。

圖六 2015年熱帶氣旋生成位置較(1961-2010)年長期平均位置 (顏色陰影背景)偏東。
夏季及秋季的高溫天氣
年內香港經歷了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季。6月至8月平均氣溫為29.4度,打破了2014年剛創下的29.3度紀錄。此外,2015年6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6月,月平均氣溫為29.7度。受颱風蘇迪羅的下沉氣流影響,2015年8月8日天文台的最高氣溫飈升至36.3度,打破了1990年錄得的36.1度舊紀錄。
2015年香港秋季亦異常溫暖。雖然11月持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但月平均氣溫仍有24.0度,成為本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11月。而9月至11月天文台錄得的平均氣溫為26.1度,也是同期有記錄以來最高。

附註 :
[1] 1961-1990年、1971-2000及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可參考:
http://www.weather.gov.hk/cis/normal_c.htm。
除特別列明外,本文採用1981-2010氣候正常值。
[2] 酷熱天氣指當日最高氣溫達33.0度或以上。
[3] 熱夜天氣指當日最低氣溫在28.0度或以上。
[4] 寒冷天氣指當日最低氣溫在12.0度或以下。
[5] 熱帶氣旋分級資料可瀏覽 http://www.hko.gov.hk/informtc/classc.htm。

* 1981-2010 氣候平均值 (除特別列明外)

# 低能見度是指能見度低於 8 公里,不包括出現霧、薄霧或降水。
* 1981-2010 氣候平均值 (除特別列明外)
§ 1997-2014 平均值
& 數據不完整
^ 如橫瀾島未能提供數據,則以長洲或其他鄰近氣象站的數據作補充,以計算盛行風向和平均風速

* 1981-2010 氣候平均值 (除特別列明外)